由于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质,法官身处利益纠纷的中心,同时还要承受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法官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不仅会影响其工作热情,还会导致各种情绪的产生,而情绪长时间的压抑或者情绪剧烈地波动,会打乱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得身体内部环境紊乱,引起许多疾病。法官处理的案件都是终极的社会矛盾,要是非分明,会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风险。如果法官自身调理不当,不仅会使法官陷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不能自拔,还可能导致很多心因上的疾病,因而损害身体健康,形成亚心理健康状态。如果法官长期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肯定会对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威协。有些法官或变得无精打彩,怨天尤人;或变得脾气暴躁,甚至生病住院。法官身心健康不容忽视。历史赋予了法官神圣的使命,要履行好这神圣的使命,就要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只有内心和谐健康的法官才能惠及他人。
一、法官容易出现的几种不良情绪
1、焦虑。在案件的审、执过程中,由于当事人对案件审理执行的结果不满意,而无端进行指责。对临近审限的案件,长期不能审结或执结,而产生焦虑的心理反应。
2、烦恼。当事人对法院审结或执结的案件结果不满意,不理解,控告法官不秉公执法,或者诬告法官徇私枉法,由此导致烦闷、苦恼。
3、内疚。对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被执行人穷困潦倒等原因,导致案件不能及时审、执结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惭愧的感觉,一种自责的心态。
4、抱怨、愤怒。对当时人不理解审判、执行工作,或者当事人无端谩骂侮辱法官,不择手段,蛮不讲理而产生的抱怨愤怒心理。
二、法官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1、工作压力增大。近年来,很多法院的收案都呈递增趋势,“案多人少”问题相当突出,由此引起的办案压力不言而喻。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和和司法规范化的建设,增大了一线法官的办案压力,很多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担心出现差错而时时如履薄冰,常常处于一种“案未结、心难安、情难稳”的压抑状态,时间一长有疲劳感和厌倦感。案件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导致心理疲劳、精神压抑不可避免。
2、来自当事人方面的压力。法官办理案件往往是被动的,案件接收时对双方当事人不了解,无法预料当事人的情况,可能存在的危险防不胜防,导致法官心情紧张。对于基层法官而言,面对的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来自平民社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纪律观念差,部分当事人作风粗野,且不择手段,蛮不讲理。但是法官办理案件存在无法一定使双方当事人双赢的客观情况,如从民事案件来看,虽然部分案件会以调解结案,但还有一部分案件需要法官作出是非分明的审判结果,一方胜诉、一方败诉是必然的结局。当事人的期待与判决结果的冲突,导致其输了官司迁怒于法官,赢了官司执行不到位也怪罪法官。法官被指责、谩骂、人身攻击、甚至遭受灭顶之灾的事件频频发生,在每个法院都司空见惯,给审判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于是,法官轻则被投诉、辱骂、人身攻击,重则甚或遭受生命威胁。法官正常的司法行为变成其与部分当事人个人利益的直接冲突,牵涉了大量精力,其间引发的身心压力甚为普遍。部分信访户也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从法律角度思考问题,更不能从历史角度看待案件,其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仍不满足的,以尖刻语言刺激办案法官和信访干部。以上种种情形给法官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3、法官自身问题导致的压力。有些法官业务素质较差,出现畏难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无法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展开诉辩;有些法官自控力较差,情绪容易受当事人左右,不能冷静、理性地处理当事人间的纠纷;有些法官虽然理论知识较强,但审判经验不足,面对突发事件无所适从,不能把理论灵活运用到具体案件中来。法官面对新形势下的审判任务,被动应付工作,而忽视自身情绪的疏导,不注意心理的自我调适。
三、法官身心健康的对策
1、认清形势、提升职业素养。认清形势,定位自己,法官只是一名裁判者或法律的执行者。有人把法律比作天平,法官就是操作天平的人。作为一名法官,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做到心若止水。法官在办理案件时,不应过多投入私人感情,即便投入也要会合理发泄。法官也是人,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感情的人,因为在办理案件时常常会遇到生活困难、感情受挫折、因不懂法律被骗的人,有时候这些人会输官司,也有的当事人胡搅蛮缠,让法官感到厌恶可恨,这让法官的感情和法律打架,无法协调,内心矛盾。法官应该认识到法律就是法律,不应在案件中该有过多私人感情,法官的工作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法律,这是办好案件的需要,也是法官处理好对待案件各种问题心理出发点。
2、树立学习的理念。法官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关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思维和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法官依法公正调解案件,通过听、看、谈等活动,预见当事人对调解的接受能力。法官所写的判决书对责任、说理及适用法律都阐述得很到位,败诉方输了官司也会心服口服。执行法官要学会找准执行案件的侧重点,根据个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执行方案。信访法官精通相关法律及政策,就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偏执又贪婪的信访老户。法官只有精研法理,不断锻炼法律思维能力,并积累丰富的社会知识,才能提高修养与认知水平,从而增加心理调适能力,并通过情绪、心理及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及时提升心理素质,实现阳光心态。
3、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缓解压力。当法官的情感受到案件或者其他因素而激烈震荡和压抑的时候,不要沉寂钻牛角尖自寻烦恼,这对心理健康不利,而要注重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品味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业余时间应当尽量把注意力倾注到自己所爱好的活动中去,比如登山、跑步、打球、健身、游泳或者学习一门乐器、一种舞蹈,让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舒缓工作压力和不良情绪。实践证明,积极寻找乐趣,培养业余爱好是获得心理平衡,健康长寿的一个秘诀。
4、提升自己,培养良好的心态。法官要有爱心、有宽容心、更要保持平常心。法官的爱心主要体现在司法为民上,要把审理案件当作司法为民的方式,用满腔热诚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当爱心充盈内心时,法官的心态就会更健康,更美好。法官要拥有宽容心。在工作、生活、家庭等问题上,要善于理解、宽容,养成宽广包容的胸怀。特别是在直面压力和困难时,要学会在忍耐和包容中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保持平常心。在名与利、得与失、取与舍面前,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态,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宁静。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心理健康才是最好的快乐。法官超越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豁达开朗,听听音乐、学学绘画书法、享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除了能改变不良的心理,转移压抑的情绪,还能陶冶情操,提高人生的品味,良好健康的心态,才能获得生活的乐趣。